阀门作为流体输送系统中的关键控制部件,其维护内容至关重要,主要包括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两方面
一、日常维护内容
清洁:保持阀体及附件的清洁,定期清理阀门的外表面,去除灰尘、油污、锈迹等杂质。使用干净、柔软的布或刷子进行清洁,对于顽固的污渍,可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,但要注意避免清洁剂对阀门材质造成腐蚀。例如,对于不锈钢阀门,可使用温和的碱性清洁剂;对于涂漆表面的阀门,要选择不会损坏漆面的清洁剂。同时,清洁阀门的铭牌,确保铭牌信息清晰可读。
润滑:检查阀门的油杯、油嘴、阀杆螺纹和阀杆螺母及传动机构的润滑情况,及时加注合格润滑油、脂。确定阀门的润滑点,一般包括阀杆、轴承、齿轮等部位,不同类型阀门的润滑点位置和数量可能有所不同。润滑时,避免过量注入,以免润滑剂溢出污染周围环境或影响阀门的正常操作。
紧固件检查:检查支架和各连接处的螺栓是否连接紧固,阀门防腐和保温是否完好。对于松动的螺栓应及时拧紧,腐蚀的螺栓可能需要更换,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。
密封性检查:
检查阀门填料压盖、阀盖与阀体连接及阀门法兰等处应无渗漏。对于阀杆密封部位,可在阀杆周围涂抹少量的检漏液(如肥皂水),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,如有气泡,说明阀杆密封存在泄漏,需进一步检查密封填料或密封件是否损坏或老化,并更换填料或密封件。
检查阀门的法兰连接处是否有泄漏,同样可使用检漏液,观察法兰边缘是否有气泡冒出。对于有微量泄漏的法兰,可能需要重新拧紧螺栓或更换垫片来修复泄漏;对于严重泄漏的情况,需要先关闭上下游的阀门,排空管道内的介质,然后进行维修。
操作部件检查:观察阀门的手轮、手柄或电动执行器等操作部件是否有损坏、变形或丢失,这些部件是控制阀门开关的关键,如果损坏可能会导致阀门无法正常操作。对于频繁操作的手动阀门,要注意观察手轮或手柄的磨损情况,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手轮或手柄。
阀门开闭检查:定期操作手动阀门,检查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是否灵活。在开启和关闭阀门时,要注意感受操作力是否均匀,有无卡滞或异常阻力。同时,检查阀门的开度指示是否准确,对于带有开度指示器的阀门,如调节阀,在操作阀门时,观察开度指示器的读数是否与实际开度相符。
显示屏与指示灯:检查阀门显示屏、指示灯等应无故障。
保护裸露阀杆:对裸露在外的阀杆螺纹要保持清洁,宜用符合要求的机械油进行保护,并加保护套进行保护。
二、定期维护内容
执行机构检查:定期对阀门的手动机构、电动、液动、气动执行机构及附件进行检查和测试,保证阀门正常运行。
系统清理:定期清理阀门的气动和液动系统,入冬前应对阀体进行排污。对于长期关闭状态下的阀门,阀体内存油容易受热膨胀,宜定期打开阀盖丝堵泄压。
防冻措施:冬季应注意阀门的防冻,及时排净停用阀门和管线里的积水。
更换润滑油:按说明书规定定期更换电动阀减速箱中的润滑油(脂)。
滤芯更换:定期清理或更换动力源过滤器的滤芯,避免过滤器堵塞导致流体流量减小,压力损失增加,影响阀门的正常操作。
防爆性检查:定期对阀门执行机构的仪表接线盒进行严密性和防爆性检查。
电池更换:采用相对位置编码器的电动执行机构应定期更换电池,周期不大于3年。
远控测试:远控操作的阀门,应定期进行远控开关操作功能的测试。
综上所述,阀门维护的内容涵盖了清洁、润滑、紧固件检查、密封性检查、操作部件检查、阀门开闭检查、显示屏与指示灯检查、保护裸露阀杆等多个方面,以及执行机构检查、系统清理、防冻措施、更换润滑油、滤芯更换、防爆性检查、电池更换和远控测试等定期维护内容。通过细致和耐心的维护工作,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阀门可能出现的问题,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,确保流体输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。